《中国税制》课程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类课程,主要为工商企业管理等自学考试专科专业设置,其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中国现行税收制度。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知识点整理,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。
《中国税收制度》是一门应用经济学课程,主要面向工商企业管理等自学考试专业设置。其主要研究对象是我国现行税制。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知识点,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。
一、古代税收原则
(1)威廉·佩蒂哥的三个征税原则是公平的:征税不偏袒任何人,也不过于繁重和简单;即手续简单,征收方便、经济;即征收费用不应过高,应尽量节省
(2)尤斯蒂(六)
(3)亚当·斯密的税收四原则:
平等:即税收收入与个人在国家保护下取得的收入成比例。
对:也就是说,应纳税额必须有明确规定,不能随意征收。
便利性:即征税的时间、地点和方法应当方便纳税人。
节俭:也就是说,对老百姓征收的税额要适当,不要太多
二、现代税收原则
(1)西蒙迪的税收原则
1、认识亚当·斯密的税收原则
2、补充原则:(1)税收不得侵占资本;(2)不得以产品总额作为计税依据;(3)税收不得侵占纳税人的最低生活费用;(4)税收不得将财富推向国外
(2)瓦格纳的四个目的和九个原则
1、财政收入原则
(1)充分性原则:即税收必须能够充分满足财政需要。
(2)弹性原则:税收必须能够完全适应财政收支的变化。
2、国民经济原则(即如何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)
(1)税源选择原则:即税源选择要适度,收入应是最合适的税源,以避免资本的侵占。
(2)税种选择原则:即要考虑税负转嫁问题,最好选择不适合转嫁的所得税。
3、社会公平原则
(1)一般原则:即所有有收入的公民都应普遍征税。
(2)平等原则:即根据纳税能力大小,多征少缴,无所得不缴。
四、税收征管原则
(1)确定性原则:税法必须简明准确
(2)便利性原则:政府税收应考虑纳税人的便利性
(3)税收成本节约原则:努力节约征管费用。
三、现代西方税收原则
(1)效率原则
1意思是税收制度设计要注重效率,在税收征管、资源利用、经济运行等方面尽可能提高效率。
2需求的两个方面(实现方法)
(1)我们应该尽力减轻纳税人的过重负担
(2)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收费
(2)公平原则
1、横向公平:也就是说,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
2、纵向公平:即不同纳税能力的人应缴纳不同的税
(3)稳定性原理
1、意义:是指在经济发展波动过程中,利用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引导经济稳定。
2
(1)充分发挥税收“内部稳定器”作用。
(2)充分发挥税收的“或有选择(人为稳定器)”作用
(4)上述三项税收原则之间的关系
1、公平原则与效率原则的关系
(1)矛盾:过分强调一方会损害另一方
(2)衔接: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,效率是保证公平的基础。
(3)处理原则:兼顾公平与效率
2公平原则、效率原则与稳定原则的关系
(1)稳定是公平和效率的目标
(2)执行稳定原则也是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基础
四、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原则
(1)财务原则
1、意义:把税收作为中央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,以保证财政收入的增长,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要。2实施办法(一)完善税收结构,增强税收增长的灵活性
(2)加强税收征管:
①加强税收宣传,提高公民纳税意识
②实施税收电子化
③改革税收征管模式,彻底放弃专管员模式
④加强配套政策建设
⑤加大对偷税,漏税的处罚力度
(3)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,减少税外收费项目
(二)法治原则(核心)
1.涵义:是指税收的征收管理活动要严格按照税法规定办事,依法治税。
2.实现途径
(1)完善简洁体系,做到有法可依。
(2)从严征收管理,做到有法必依,执法必严。
(3)使用现代化手段,新建税收信息高速公路。
(4)加强简洁教育,提高税务人员素质和纳税人意识。
(三)公平原则
1.涵义:
(1)税负公平:即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要与其收入相适应。
(2)机会均等:即要基于竞争的原则,力求通过税收改变不平等的竞争环境。
2.实现措施:要做到普遍征税,量能负担,使税收有效地起到调节作用,统一税政,集中税权,保证简洁执行上的严肃和一致性。贯彻国民待遇,实现真正的公平竞争。
(四)效率原则
1.涵义:通过提高征收效率,强化征收管理,减少直接征税成本和纳税人除税款以外的从属费用和额外负担。
2.实现措施
(1)提高税收征管的现代化程度,开展计算机网络建设。
(2)改进管理形式,实现征管要素的最佳结合。
(3)健全征管成本制度,精兵简政,精打细算,节约开支。
五、坚持税收原则,应当处理好三个关系(多选,简答)
1.依法治税与发展经济的关系
2.完善税制与加强征管的关系。
3.税务专业管理与社会协税护税的关系